本期《直播松江》是由松江区融媒体中心与松江区司法局、松江区教育局联合推出的12.4宪法日特别节目——宪法进校园,作为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松江二中,始终将宪法的教育贯穿在平时的学生学习之中,每年的宪法宣传主题周上,二中学生参加的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市教委、市司法局和市法宣办等多部门共同主办的上海市“新沪杯”中学生宪法法律知识竞赛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尤其在今年,高二12班的王润慈同学也作为上海市高中生代表赴北京参加第五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全国总决赛。在刚刚结束的竞赛中,她所在的代表队拿到了团体三等奖的好成绩,今天节目邀请松江区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郑巍、松江二中德育处主任艾卫锋、松江二中政治教师卿春艳以及松江二中高二12班学生王润慈做客直播间,聊聊和宪法进校园的相关话题。 松江二中在日常的法治教育过程中,始终坚持学校与社会相互支撑、课内与课外相互补充、师长教育与学生感悟相互融合的实施模式。从课程安排上,松江二中的法治教育大致包括基础性课程、拓展型课程、活动类课程等三大类。展望未来,艾老师指出,会继续结合二中的实际情况,进一步推进学校的法治教育工作,进一步建设模拟法庭、学生议事中心等,后续也将在华东政法大学马长山教授等专家的指导下,编写“青少年法治教育”校本课程,这对于二中法治教育的更加深入、更加专业提供扎实的基础。 作为学生们的专职政治教师,卿春艳老师也特别分享了她在陪同学生们参加比赛过程中的教学辅导。备赛初期,松江区教育学院邀请专家给学生进行了专业辅导,而学校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复习资料及后勤保障。“法治松江”公众号中的普法宣传也为学生的备赛提供了很多帮助。公众号上有很多法治建设的热点信息,卿老师会把这些信息收集好,组织同学们一起学习。大家备赛小组每个周日的下午相约在学校进行复习和交流,同学们在紧张的学习之余热情参与,让卿老师真切感受到他们对法的兴趣以及对国家法治建设的关心。 王润慈同学说,学校的法治课程对她生活和课业学习也带来很大变化。这次参与法治课程的学习,也让她统筹规划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提高了做事的效率,也会比之前更加珍惜时间,她觉得这其实是很好的一件事情。还有一点就是由于她自己参与了这样的一次学习,生活中其实自己会不由自主地代入学法人的身份,会更加注意自己的行为规范,平时看到一些新闻可能也会更多地就会从法律的角度思考一些问题,这是跟她之前有很大不同的地方,也对法律多了一份敬重。 节目的后,来自松江区教育局基教科的副科长郑巍总结了松江教育局是如何开展松江区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他指出,推进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变革。少年知法,则国家尚法。区教育局把法治教育落实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一)提高政治站位,完善法治教育机制 (二)立足课堂,推进法治教育落地 (三)专题教育,丰富宪法教育途径 (1)关注法治文化。通过环境育人,各中小学校通过黑板报、墙报、橱窗、读报栏等开辟法制教育专栏,形成了浓厚的宪法宣传氛围。尤其在国家宪法日、上海市宪法宣传周期间,通过升旗仪式、国旗下讲话、午会课、班队课等开展。每年12月,“宪法晨读”活动成为固定项目。 (2)突出实践体验。组织中学生到华东政法大学和上海政法学院等参观,在实践中学习法治知识。模拟法庭从八年级全覆盖走向小学阶段,第二实验小学与华东政法大学的大学生普法志愿者开展小企鹅德育实践园“爱心法庭”系列课程。中山二小等学校开展打着队旗寻访法院、检察院活动,播下法律的种子。 (3)加强品牌建设。民乐学校作为全国首批青少年法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实验校,建立了松江区个学校法治教室,打造了主题鲜明的校园法治长廊。在此基础上,民乐学校辐射引领,与九峰实验学校、中山小学、松江七中等一起,成为了松江区法治校园联盟批成员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附属松江实验学校与华东政法大学紧密合作,引入大学专业力量开设“晓法讲堂”,定期为学生普法法律知识;联合开展“普法小剧场、法律小讲堂、法律知识问答、一场演讲”等系列法治社团活动,多措并举,全力打造“法治教育”特色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