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忠诚履职、勇于担当,聚力服务大局 他们情系群众、初心不改,践行司法为民 他们躬耕审判、秉公办案,守护公平正义 他们就是人民法官 本期《法官面对面》FM89.7邀请到 旬阳市人民法院审委会委员 高新人民法庭负责人李涛 紫阳县人民法院蒿坪中心人民法庭庭长王珩 一起来听听“我身边的好法官”系列访谈 共同感受法治的力量 点击收听↑↑ 王珩:把自己所学的法律条文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让群众的纠纷得到终化解,那种喜悦,是其他工作所不能比拟的,所以我一直在为成为一名真正的法官而努力。一路走来,从书记员、法官助理再到审判员,让我对法官职业价值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她,坚守初心,用温情书写“司法为民”; 她,公正司法,用温情践行“服法明理”; 她,秉持正义,用温情实现“定分止争”; 她,就是紫阳县人民法院二级法官王珩。 01 “ 厚积薄发 信念如磐逐梦想” 王珩说,一次偶然的机会,爱管“闲事”的妈妈带着她来到紫阳法院刑庭帮邻居取材料,那时她爱看的电视剧是《包青天》,里面把判案的人称为“判官”,也就是在这里她次看到“判官”,还是一位女“判官”,这位“判官”笑脸盈盈的接待了她们。这次经历就像一个种子,播撒下了她的梦想,也是她“温情”特点的起源。 模拟法庭 大学毕业后,王珩如愿考入紫阳县人民法院,先后在民事审判庭、蒿坪法庭担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2021年4月至今任蒿坪法庭庭长。 02 “ 不遗余力 心系群众要紧事 ” 2021年9月,在办理一起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案件过程中,原告的诉请有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现场照片、保险公司定损报告等佐证,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法律规定明确,依法应当支持,但被告不愿赔偿。王珩了解到被告老张是村上的低保贫困户,下肢瘫痪,尽管身残志坚,但一人生活确实艰难,肇事车辆被交警没收后又出庭不便,便积极主动联系保险公司,请求理解支持,并希望保险公司能够考虑被告特殊困难,降低赔付请求。 老张家开庭现场 2022年3月15日,王珩协同原告一行人辗转徘徊2小时后赶到老张家开庭,经过举证、质证、法庭调查、法庭辩论,让老张心中疑惑逐步消解,认识到自己应该承担的赔偿责任。经过近一个小时的释法说明、说服引导,老张也被法官的公正司法和切身关怀所感动,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表示愿意承担责任。 03 “ 高质 用真诚让茶农安心 ” 紫阳县主导产业富硒茶叶的种植面积已达25万亩,综合产值达50亿元以上。近年来,涉茶纠纷案件数量也在增加。2023年,“紫阳县富硒茶司法服务中心”在蒿坪中心法庭设立,通过“快调—快立—快审”,让茶农在家门口定分止争,便捷保护茶农、茶商、茶企的合法权益。王珩作为蒿坪法庭庭长,采取多举措,坚持“前端诉源治理,中端多元解纷,终端高质效审判”的机制,进一步畅通涉茶案件诉讼绿色通道,让茶农安心采茶,茶厂安心产茶,茶商安心卖茶。 王珩到茶厂了解情况 2022年4月16日,蒿坪镇王河村村民王某在蒿坪村茶园给苗圃搭网时,被袁某驾驶的拉沙车轧伤,住院22天。事发后王某及茶园主动多次找司机袁某协商处理此事,但袁某闭口不谈、拒绝沟通。村委会多次调解无果。王某遂到蒿坪人民法庭咨询起诉。 调解现场 王珩立即与村委会联系,组织双方到村委会开展诉前调解,向袁某详细说明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的赔偿项目、赔偿标准、计算方法,讲明诉讼成本承担原则。经过释法说理,袁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终在村委会的组织下达成人民调解协议,当场赔偿王某25000元,王某此后在茶园继续安心务工。 04 “优化服务 用专业让茶企放心” 每年的3-5月份,是“茶乡”为繁忙的季节,也是涉茶案件的高发期。如果案件不能在短时间有效解决,会对茶农、茶企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王珩坚持涉茶纠纷优先立案、迅速审判的原则,在茶叶生产季节,适当延时服务,加强巡回审理,多元化解涉茶纠纷,并提供法律咨询、风险防控、产业扶持等服务,切实保障“茶农”“茶企”的合法权益。 2022年初,某农业科技公司欲在汉王镇农安村投资建设茶厂,将钢结构厂房项目发包给某房屋公司,后因双方产生纠纷而停工,房屋公司向法院起诉要求支付工程款,眼看春茶旺季临近,茶厂老板心急如焚。 现场勘察 蒿坪中心法庭受理此案后,为确保茶厂顺利施工,王珩迅速到实地勘察,了解纠纷原委。2月24日,组织双方对未完成工程量以及被告自行完成的工作量进行现场勘验,双方都确认签字,但是对工程价格持有异议。2月27日,王珩再次组织对争议事项进行调解,双方一致同意对没有进行施工的部分按照合同总价扣减,对已经施工的部分另行确认造价计算,且双方同意选择第三方公司现场进行勘验,出具咨询意见书。3月6日,王珩组织双方以及第三方公司对已完成工程进行勘察,双方对咨询意见书认可。 经过王珩释明,双方结算工程款和平解除合同,茶厂于3月10日另行组织加紧施工,并赶在春茶前投入使用,当年生产干茶400余斤,收益20余万元。 王珩为茶农现场普法 王珩说:“富硒茶是紫阳县的特色名片,是富民强县的特色产业。我作为一名员额法官,应该发挥自己的力量,让茶香更悠远,让法韵更悠长,用心、用情、用力守护好这一方茶园的诗和远方。” “王庭长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有她在,我们办案子心里都很踏实”,提到王珩,庭上的同事这样评价她。她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充分发挥亲和力强、耐心细致、善于做思想工作之长,坚持能动司法,将司法为民、司法便民贯穿于各个环节。善于利用发挥当地乡贤、支书等有影响力的人物来化解老百姓之间的矛盾,对案件存在的疑难杂点总能一针见血。近十年来,王珩承办各类案件,无一超审限结案,零违规违纪。个人曾获得全县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安康市巾帼建功标兵、紫阳县巾帼建功标兵、全市基层法院“办案能手”等荣誉。 李涛:我早参加工作并不在法院,而是在旬阳的林业部门,但是我一直很想从事法律工作,就自学法律,通过本科自学考试后才考入法院,后又经过十多年的专业知识、业务技能的积累,通过了员额法官考试终才成为一名法官。 人群中,他貌不惊人,中等身材与路人无二,穿上制服、戴上法徽,他瞬间秒变正义斗士。对待违法者,他严厉惩处、霸气外露,让违法犯罪无所遁形;对待老百姓,他热情耐心、亲切友善,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司法的温度。 他叫李涛,是旬阳法院高新法庭负责人,也是一位有着17年基层法庭工作经历的老法官。 他常说:“‘三力联调’这个制度好,它既是办案平台,也是化解社会矛盾、法治宣讲、传递正义、提振民风的一种非常好的载体。” 诉前调解顺民心 敬老爱老正民风 吕河镇平定河流域,经济相对落后,近几年因分家不公、婆媳口角、老人生病等原因,导致高龄多病老人得不到妥善赡养事件时有发生。2021年9月20日,该流域周家阳坡村党支部书记向法庭反映,村上有两名年逾八旬的老人无人赡养,家庭矛盾一触即发。为此,特向法庭“求助”,希望能通过“三力联调”的方式调解。 考虑到近几年该流域时常有不赡养老人的案件,李涛觉得这是一个弘扬孝道这一中华传统美德的契机,于是,他带领法庭干警,提前确定调解思路和方案,搜集与赡养有关的法律条款及以前经办的生效案例,制作成群众看得懂的宣传彩页,并通知村上多组织该流域在家群众旁听,只要愿意去,不限是本村的村民。 图 | 流动调解庭现场调解赡养纠纷 调解过程中,李涛向老人的子女讲述了我国赡养老人的法律法规以及不履行赡养义务的严重后果,深入细致地剖析法理,讲解子女对赡养老人的无因性,打消了子女的抵触情绪。参与调解的群众代表详细讲述了老人多年来抚养子女所付出的艰辛、不易。在长达6个小时的调解后,老人的子女都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就如何赡养老人达成了一致协议,协议达成后老人被子女接回家赡养。至此,老人在家里老有所养,子女在外务工心有所安。 调解当天,前后有附近4个村几十名群众进行旁听,通过普法宣传彩页和群众的口口相传,达到了良好的教化作用。自此后,平定河流域再没有出现过因不赡养老人而闹到法庭的事情了,一股由法催生的文明新风在法庭辖区悄然形成。 图 | 帮助老人解决养老问题 胸怀大局高站位 “三力联调”快简稳 李涛在涉及辖区重点项目建设的案件办理中始终以当地经济发展的大局为重,运用“三力联调”多元解纷机制以及“快、简、稳”是他在这类案件办理中的一大特色。 图 | “三力联调”现场调解重点项目建设纠纷 汉江水电站吕河老街移民拆迁是旬阳市的重点项目,但在实施过程中阻力较大,多人共有财产分割比例难以达成共识、相邻户之间的产权纠纷、兄弟姐妹对父母遗留财产如何继承等矛盾较为突出,而按程序审判无疑会延误重点项目的推进。因此,李涛同志带领高新法庭工作人员前期介入,会同公安、政府、社会贤达、家族长辈等各方力量,运用大量现实案例向拆迁户讲解案涉纠纷的法律关系及相关案件的裁判规则,告知水电站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群众受益的重大意义,规劝大家选择调解快速处理纠纷事宜,切实助力重点项目建设,终促使十余户住户顺利签订搬迁协议,促进地方重点项目推进的同时,受到当地群众和党委政府的广泛好评。 图 | 受邀化解地畔纠纷突发事件 段家河向庄汉江大桥是安康市百里画廊建设的一个重点项目工程。该工程承建方山西某公司因欠商砼公司的货款,被起诉并对其公司账户进行保全。为保证这一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法庭快速启动,在一周内完成调解、标的款兑付并及时解除了对公司账户的冻结,快速、简便、稳妥的办案方式有力保障了这一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图 | “三力联调”现场调解邻里通行纠纷 另辟蹊径方法多 巧解群众“燃眉急” 高新法庭辖区内的一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因经营不善,拖欠流转周边100余户的地租未付。部分群众在组织联系下向法庭递交了诉状,但也有个别农户选择封堵园区大门的过激做法,严重影响园区内其他租用户的生产经营。 图 | 农户封堵产业园道路 肖某便是农业产业园的一名租用户。据了解,肖某在园区法人李某处租用土地经营葡萄,时值葡萄热卖季节,过了销售热季,会严重影响肖某收入。一边是欠付农户地租的李某,一边是急切销售葡萄的肖某,再加上封堵园区大门的农户,解决问题迫在眉睫。但此时,李某却“失踪”了,镇政府、社区、法庭主动介入,多次联系未果,问题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事情从一个“李某当天在家”的消息中迎来转机。在听到这个消息后,李涛立即驱车赶往30公里外的李某家中进行劝说,并连夜将其带到园区处理欠付地租一事。 图 | 指导当事人填写法律文书 经过交谈,李某对欠付地租表示认可,但一时无力支付。对此,李涛另辟蹊径,虽然李某暂无力支付,但园区中的租户肖某等人经营的水果园、蔬菜园等已是相当成功,李某不给地租,农户就要封门、收回土地,肖某等人的水果、蔬菜经营就会受到严重影响,虽然可以就损失进行主张,但那毕竟是下策。因此,李涛提出矛盾化解方案:由肖某暂借钱给李某用于支付欠付地租,如到期不还,则该笔借款转为肖某来年的场地租赁费。 经过长达6个多小时的调解,李某与肖某就借款细节达成一致协议。待各方签好协议,已至深夜。很快农民就收到了欠付的地租,一场可能出现的群体性事件被成功化解。据跟踪了解,李某确实没有依约向肖某偿还借款,该笔借款转为肖某来年的场地租赁费,而肖某一直在该园区经营无公害水果至今,收入不菲,可谓是“一别两宽、各自生欢”。 图 | 现场调解 罗某因赌博债台高筑,欠老黄3万余元未能及时归还。2019年,案子进入执行阶段后,老黄自知罗某在外欠账大,本不抱什么希望,但承办法官李涛却“打起了罗某柑子园的主意”,想要“曲线救国”。 据了解,罗某所在的冬青村是旬阳“狮头柑”主产地,罗某家也有2亩多的柑子园,但他外账太大,无心经营。狮头柑的果园管理中柑橘大实蝇的防治是重点,但这种虫害的防治需连片防治、隔断繁殖才能起效,因罗某对这片果园一直疏于管理,对狮头柑这一群众脱贫产业整体都有一定负面影响。对罗某来说果园就是“鸡肋”,但对柑桔大户老黄来说那可就是宝贝。终在法庭的撮合下,双方达成了以3年果园经营权抵扣债务的执行和解协议。罗某用“鸡肋”抵掉了3万余元的外账,而老黄用不抱希望的债权换来了增收的喜悦,皆大欢喜。更重要的是为狮头柑这一农民脱贫致富的好产业提供了司法保护。 图 | 现场调解 法治教育方式活 倾力播撒法治“火种” 对于法治宣讲,李涛有着他自己独特的见解。 他认为法治宣传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学校,一个是边远地方的群众。发一万张宣传单,也不如给学生讲一堂法治课,讲一堂课就是给娃娃心中播下一颗法治的“种子”,不仅影响这个小孩的一生,也会影响他的家人和亲友。而偏远山区往往是其他司法机关法治宣讲的盲区,在这些地方给百姓讲一些法律知识、常识,一是有人愿意听,二是这些弱势群体更需要知道司法这个救济通道。 图 | 送法进乡村 近年来,李涛同志带领高新人民法庭积极开展司法宣讲、巡回审理村村通,对辖区每一个村力争巡回审理一案,全年没有诉讼的村也要去开展一次法治宣讲活动,为偏远山区群众送去司法服务。 图 | 学生“应约”在法庭领取《民法典》 图 | 送法进企业 李涛始终扎根基层、认真履职,带着对人民群众浓厚的感情,带领团队在平凡的案件办理中追逐“群众相信法律、相信法庭、信任法官”的梦想,守护一方公平与正义,他以自已的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入员时的铮铮誓言。 |